English

光环背后的燕京人

——燕京啤酒启示录(三)
1999-10-13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李新 张景华 我有话说

1995年——1998年,燕京连续4年在全国啤酒行业保持产销量第一;

1997年——1998年连续两年保持利税总额第一;

1994年——1998年连续5年获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和北京市“双十佳”企业,并成为北京市国有工业企业第一利税大户。

燕京牌啤酒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

一个企业的辉煌,是不需要让人说很多的。我们只是更想知道,在这些耀眼的光环下面,燕京人现在正想什么,又在做什么呢?

集团副书记丁广学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燕京今天的成绩靠的是集体的力量。我们现在面对的是激烈的竞争,我们时刻不敢忘的,也就是竞争。”即使在今天,已牢牢占住龙头地位的燕京集团的领导们,没有丝毫的骄矜之色,他们的全部心思,依然是花在企业将来的发展上。

融资入海,鲲鹏一飞而冲天

1995年,年产量已居全国首位的燕京集团收购了同在顺义的已资不抵债的华斯啤酒厂。集团领导并没有为表面上的生产规模扩大所迷惑。收购后当年企业负债率即达51%-67%。这种资金状况是不容忽视的隐患。他们立即采取行动,很快找上了国家经贸委的专家。专家为他们分析出当前的5种发展道路:一、仍靠自我积累资金。但这样实际上是杯水车薪,如果要扩大企业经营,这点钱根本不够用。二、靠国家有关利税返还等政策支持。但目前国家不可能再为企业大量投入资金。三、搞合资。可能品牌、市场不保。四、争取银行贷款。在已经这样高的负债率下,贷款空间已经非常小。五、进行社会化融资,通过社会筹集资金,也就是上市。集团领导班子反复衡量利弊后,果断地决定集团上市。

1997年5月29日,燕京同北京8家企业一起加入北京控股公司在香港联交所红筹股上市;6月25日在深圳A股上市。燕京的资金开始走向社会化。两年之后的今天,燕京的资产由上市前的8亿元增加到24亿元;生产销售能力也由上市前的58万吨提高到80万吨。

燕京人在挑战面前把握了机遇,把自己的企业推上了一个全新的起点。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燕京采取的是“小步快跑”的发展模式,注重“短、平、快”。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符合企业实际的,非常成功的。它不仅给企业的发展注入持续的活力,而且非常贴近市场,避免了市场风险。

但燕京集团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啤酒产业老大的今天,有些人针对燕京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的实际,建议调整发展策略,改“小步快跑”为“长跑式”。集团班子经过周密的研究后认为,“长跑式”策略不可取,由于技改周期长,有可能造成大的市场风险。但目前燕京集团已具备了相当强的资金实力,因此创造性地采用了一种“大步快跑”的策略。

经过18年的发展,燕京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啤酒企业集团。下属6个分厂。其中,除在1995年收购顺义华斯啤酒厂外,今年1月18日,以增资控股方式收购了江西吉安啤酒厂,投资800万元,将其扩建到年产10万吨;今年6月18日,采取收购股权的方式,收购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啤酒厂。燕京人一直认为,经营绝不是单纯的资本经营,而更主要是产品经营,或者说是产品经济与资本经营的结合。燕京收购企业的原则是,有一定生产规模,有一定市场前景,技术装备比较好。为此,他们主张高效益兼并。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燕京实现了从自我发展为主到品牌、技术、管理的输出。

燕京人意识到,随着市场的变化、平均利润导向的产业调整、以及主管产品市场的逐渐饱和,企业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永远经营一种产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为此,他们有针对性地发展了饮料、调味品等相关产业,但对除此以外的其它产业则始终持谨慎态度。即使对于作为主业的啤酒,他们近年来在推出新产品的过程中也都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谨慎而务实,这应该说是“燕京精神”的最本质的内涵。

在振兴民族啤酒工业的道路上,燕京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信、务实、谨慎、奋进的燕京人早已为这场“持久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一番激烈的拼杀过后,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更强大巨人的出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